1、德约科维奇和费德勒经过五个小时的鏖战,双方可以说全力以赴,最终费德勒在抢七的时候,最终输给了德约科维奇,这场比赛球迷们大呼过瘾,都对两个伟大的运动员表示尊敬,他们的能力确实太强悍了,这场比赛精彩的镜头更是数不胜数,费德勒虽然三十七岁,可是他的精神面貌值得我们肯定。
2、温网男单冠军是证明一个球员实力的最主要的赛事,世界上最著名的一些球星,都有过温网男单冠军的经历,其中包括费德勒,德约科维奇在二零一一年、二零一四年和二零一五年都获得了温网男单冠军。
3、2011年法网:费德勒与德约科维奇的罗兰加洛斯之战 2011年法国公开赛半决赛,罗杰·费德勒对阵诺瓦克·德约科维奇。费德勒的胜利不仅终结了德约科维奇的连胜纪录,也阻止了他在罗兰加洛斯的历史性突破,这场胜利的分量无比重。
4、特别是男单的比赛,每一轮都有出乎预料的结果,每一轮都有出人意料的经典镜头,当然最精彩的莫过于德约科维奇在决赛上和费德勒鏖战五小时,他们的比赛确实太过于惊人,两人不仅仅是在技术上相互较量,同时也在意志力上展开较量,最终德约科维奇获得了胜利,可是费德勒确实没有输,他们这场比赛没有输家。
5、年温网决赛,费德勒与纳达尔的巅峰对决,荡气回肠,温网史上最伟大的决赛,也许是网球史上最伟大的决赛。12年澳网决赛,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,接近6小时的鏖战,挑战人类体能极限,澳网史上最伟大的决赛。德约科维奇撕衣怒吼。05年澳网半决赛费德勒vs萨芬,攻势网球的巅峰,神级对决。
1、在电视转播进入网球比赛以后,控制比赛时间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,因此推出了tie-break。抢7,简单来看,就是赢下第13局的,以7:6获胜。而抢7局里面,又在前12分内是先达到7分的为胜。所以俗称“抢7”。
2、网球比赛中的“抢7”是指在双方局数达到6平后,通过一个独立的抢7局来决定该盘的胜负。 传统的长盘决胜制要求双方在局数6平后,必须净胜两局才能赢得该盘,这可能导致比赛时间过长。 为了控制比赛时间,网球比赛中引入了抢7局,即在盘末平局时进行的一个7分制的决胜局。
3、是因为第12局出现破发,这个跟抢7是两回事。不要以为出现了局分7就是抢7。
第一盘开始,费德勒与布雷克展开了激烈的对决。两位顶尖选手在前九局中互保发球局,率先发球的布雷克以5-4领先。然而,在第10局中,费德勒出现了非受迫性失误,布雷克抓住了机会成功破发,最终以6-4拿下首盘。首盘耗时36分钟,费德勒在这盘中未能获得任何一次破发机会。首盘的失利对费德勒影响巨大。
年7月9日,费德勒在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以3-1击败纳达尔,连续第四次赢得温网冠军。这场比赛的比分分别为6-0、7-6-7和6-3。这是费德勒首次击败纳达尔,他结束了五连败的记录。费德勒的胜利使他成为继比约博格和桑普拉斯之后,第三位在温网实现四连冠的选手。
年雅典奥运会:马苏。马苏在男单决赛中鏖战五盘击败对手,成为该届奥运会男单冠军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:纳达尔。纳达尔在北京奥运会上展现了强大的实力,成功夺得男单金牌。2012年伦敦奥运会:穆雷。穆雷在家乡父老面前直落三盘战胜费德勒,为英国赢得了104年来的首枚奥运会网球男单金牌。
当日,在北京奥运会网球男双决赛中,瑞士选手费德勒/瓦夫林卡以3比1战胜瑞典选手阿斯佩林/约翰松。
费德勒在输给了美国人布雷克止步奥运会网球男单八强。他们此前有过8次交手,全部发生在硬地赛场上,瑞士人保持全胜,布雷克只赢过一盘。而就在“天王”要实现全满贯的时候,美国人却坏了好事。早在今年温网决赛中,大家就仿佛预见到纳达尔称王的那天,不过这一刻来得如此之快。
关键时刻,费德勒的正拍却再次送出失误,错过良机,纳达尔最终保发成功以3-1的比分领先。费德勒在此后都轻松的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,但也没能在纳达尔的发球局中找到什么机会。直到双方战成5-4,纳达尔在自己的发球胜盘局中压迫费德勒的反手,再利用正手的变线拿到盘点,但一记滚网球让上到网前的费德勒反手攻击得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