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规则为:3分线内 罚球方和防守方都为3人。其余球员不可进入到3分线内。图内黄色3角型为防守,红色为进攻方。
2、当a队的a1球员执行罚球时,篮板下的站位安排如下: 靠近篮板的两个位置应由b队的球员占据,记为b1和b2。 紧接着篮板后的第二个位置是a队的球员,即a2和a3。 第三个位置只占用一个球员,由b队的b3球员担任。
3、篮板下的站位如下:假设是a队a1执行罚球,那么靠近篮板的两个位置为b队球员,记为bb2其次第二个位置就是aa3,第三个位置占一个,为b3。其它的四位球员aabb5都必须站在三分线之外,并且在罚球线延长线以后的位置。
4、- 最多五名球员可进入深度为一米的受限区内;- 限制区两侧的第一位置区仅限对方球员占据;- 球员应交错站位;- 球员只能占据有权占据的区域。
5、篮球的站位如图:1号位组织后卫、2号位得分后卫、3号位小前锋、4号位大前锋、5号位中锋。1号位组织后卫 球场上拿球机会最多的人,在场内调动队友,起着领导作用。要把球从后场安全地带到前场,并且需要牺牲自己的得分机会帮助其他队友得分。
6、限制区: 从罚球线开始到篮下,形成一个梯形,也就是三秒区,在里面持续待3秒以上,就算违例。罚球区: 是以罚球线中点为圆心,80米为半径所画出的半圆,限制区内的半圆一般都是画成虚线,是球员罚球的区域。
1、带球撞人:进攻方持球人为了突破而强行撞击处于合法防守位置的防守者,属于带球撞人犯规。合法对抗:在篮下无撞人区,防守者即使被撞倒,也不视为带球撞人,因为这是篮球运动中合法的对抗。特殊情况:双方犯规:在某些情况下,防守阻挡与进攻方的带球撞人可能同时发生,此时裁判会判定双方犯规,双方都要受到处罚。
2、判断带球撞人与阻挡犯规的关键在于明确进攻方与防守方的动作、位置和姿势是否合理。带球撞人的判断依据: 进攻方的动作与预计:持球队员在进攻时,应预计防守方的位置并合理控制身体动作。如果进攻方未预计或未及时改变移动方向,导致与防守方发生身体接触,则通常判定为带球撞人。
3、技术判断 如果防守队员未能进入到一个合法的防守位置(也就是在进攻队员切入到这个位置前占据了这个位置),这时身体接触发生了,将是阻挡犯规。如果防守队员进入到一个合法的位置,进攻队员冲撞防守队员,将是进攻犯规(也就是带球撞人)。在上面两种情况中,如果身体接触很轻微,则双方都没有犯规。
4、篮球比赛中的一种犯规动作,是持球队员推动或移动到防守队员躯干上的身体接触,当接触的瞬间防守队员已经提前站位,则进攻队员构成带球撞人。阻挡犯规 当防守队员面对对手。双脚以正常的跨立姿势着地,两脚之间的距离一般与自己的肩同宽或者稍宽于肩,不得采用分脚过宽的跨立姿势着地。
裁判在发现打手犯规时,会吹响哨子,并通过特定的手势向其他裁判和观众示意犯规情况。这个手势是:左手张开成掌,右手握拳,将左手手掌放在右手手腕上方,如图一所示,表示非法用手。
根据国际篮联的规则,当判定为打手犯规时,裁判员应展示特定的手势。正确的手势是:左手水平伸展,右手握拳并轻敲左手手腕。
根据国际篮联(FIBA)的规则,当裁判员判定为打手犯规时,会展示特定的手势。正确的手势是:左手水平伸展,右手握拳并轻敲左腕,以此来表明犯规的性质。 请注意,这个手势是为了向记录台和观众明确犯规的类型,同时也是对犯规动作的一种规范表述。
对于打手犯规,裁判员在鸣笛后,左手成90度,右手拍打左手一下。对于推人犯规,裁判员在鸣笛后,双手作同样的前后推动,2至3次。对于走步犯规,裁判员在鸣笛后,双手握拳,前后滚动3至5次。对于双带犯规,裁判员在鸣笛后,双手手掌张开,上下排动3至5次。
1、篮球犯规动作图解: 打手犯规 进攻队员在投篮动作中,防守队员触碰对方手臂或手;进攻队员运球或持球时,防守队员抢断动作中先接触到对方手部,这两种情况均视为打手犯规。 技术犯规 球员在场上侮辱对手或裁判,如大幅度拉扯对手、大声吼叫、语言威胁等,以及动手打人等行为,均视为技术犯规,可能导致取消比赛资格。
2、规则说明:当防守球员用手臂或身体推开进攻球员时,构成推人犯规。被犯规球员将获得两次罚球机会。 拉人犯规 手势描述:手掌向下拉 规则说明:防守球员用手臂或身体拉住进攻球员时,构成拉人犯规。被犯规球员同样获得两次罚球机会。
3、篮球所有犯规动作:打手 进攻队员持球进攻,在出现投篮动作时防守队员碰到对方的手臂或者手;进攻队员运球或者持球过程中防守队员抄球时先碰到对方的手,这2点视为打手犯规。